10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介紹:
有著中國食品行業“晴雨表”之稱的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始于1955年,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型專業展會之一。全國糖酒會一年兩屆,分春、秋兩季舉行。目前,每屆糖酒會的展覽面積均在15萬平方米以上,每屆參展企業4000多家左右,專業采購商達15萬人,成交總額200多億元左右,是中國食品酒類行業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展覽會。近年來,糖酒會年展覽規模達41.5萬平方米,參展廠商近7600家,參會客商超60萬人次,展會期間洽談氣氛熱烈、交易火爆,給與會客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展覽品質和展覽效果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
春季糖酒會舉辦時間:
2023年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展會時間:2023年04月12日~04月14日,展會地點:中國-四川-成都市世紀城路198號-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主辦方: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舉辦周期:一年一屆,展會面積:100000平米,參展觀眾:20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3500家。
糖酒會展品范圍:
本屆糖酒會展區按產品類別分設酒類、葡萄酒及國際烈酒、食品及飲料、調味品、食品機械、食品包裝等展區,并在展區中設立相關專區,如葡萄酒及烈酒國家及地區組團專區、進口食品專區、食品餐飲連鎖加盟專區、休閑食品專區、國際食品機械專區等,凡從事各種酒類、食品、飲料、調味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食品機械的生產 。
參加全國糖酒會的優勢:
全國糖酒會為行業發展服務、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是不變的宗旨;糖酒會努力打造產銷對接平臺、營銷體系構建平臺、信息發布與交流平臺、品牌宣傳和傳播平臺、投資貿易與合作平臺;不僅提供一流的展覽硬件設施,而且積極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配套服務;不僅是商品交易、展覽展示的場所,更是交流信息、增進友誼、推動技術進步與產品創新的重要舞臺。在全國糖酒會上迅速成長起來的品牌不勝枚舉,眾多優秀企業在創造自身價值的同時,也與全國糖酒會實現了共同的繁榮。
信可威展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展臺設計搭建、展廳設計裝修、博物館設計裝修、主場承建設計、大型會議活動策劃執行、巡回展出場地設計施工、企業形象品牌推廣的專業展覽服務商。自2002年創立以來,憑借一流的設計、專業的技能、豐富的經驗、周到的服務打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如果您需要做展臺設計搭建,歡迎來電咨詢!
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展覽會CBD(建博會)之首,覆蓋大家居建裝行業全產業鏈,及時涵蓋全產業鏈的“全能冠軍”,又是每個題材板塊的“單打翹楚”。如今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展覽會CBD(建博會)潮流,真正開啟中國大家居建裝行業五大“融合”的大舞臺之門。
隨著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至三級,中國科技館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目前僅開放主展廳。同時,科技館還將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學”系列活動,將科普內容移至云端。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占地306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90平方米,現館藏文物1600多件(套)。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王恒、馮杰伉儷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專室陳列展”。館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 館內館藏文物約1700件(套),以“文物+文獻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歷史。
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
2022年中國(成都)建筑及裝飾材料展覽會,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08月03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區福州路東段88號 -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15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11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1600家。
近日,紹興市越城區鑒湖街布塘村蓮花落展覽館揭牌,揭牌儀式上,紹興蓮花落協會會長胡兆海和我市著名戲曲專家王家寶參觀了蓮花落展覽館,并發表了講話。
2019隨著我國5G牌照的發放,5G時代已經正式開啟!伴隨著具有顛覆性的5G技術的落地,萬物互聯,極低時延,將為個人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極大改變。?9月10日,全球首個綜合性5G應用展示及聯創平臺——“5G全球創新港”在上海北外灘濱江正式開港。5G創新港幾乎集成了市面上所有5G商用的應用落地,并通過游戲、沙盤、視頻等方式展現具體案例。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記者日前從繡山公園管理所獲悉,歷時半年的改造提升,繡山公園杜鵑文化展廳正式開門迎客。市民今后在繡山公園賞花、觀魚、踏溪嬉戲外,又多了一個了解杜鵑花科普知識、感受杜鵑傳統文化的好去處。